三分快三娱乐-百科百科
三分快三下载app2023-01-31 16:05

别人家的公司又来了!这家房企春节放18天假,你“慕”了吗?******

  中新经纬1月10日电 (薛宇飞 实习生 李俊浩)2023年春节假期临近,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公布假期安排以及派送福利,而这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总有“别人家的公司”让人羡慕。

  近日,浙江房企滨江集团发布2023年春节假期安排,春节要放18天假,让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目光。往年,滨江集团的春节假期也较长,还会给员工发放数万元不等的旅游津贴。总体看,地产行业形势下行,不少房企的春节假期福利打了折扣,不过,还是有一些企业的假期天数在10天以上。

  “别人家的公司”又来了

  针对网上流传的滨江集团春节假期安排通知,1月10日上午,滨江集团相关人士向中新经纬证实了真实性。滨江集团在通知中称,过去的2022年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艰难的一年,但公司以稳健的步伐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高度,销售排名位列全国房企第13位,为历史最佳成绩。

  通知称,滨江集团决定于2023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至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放假,共18天。2023年2月6日(星期一)正式上班。

  要知道,国家的法定春节假期只有7天,按照今年的安排,节后还有2天的调休,这么一对比,滨江集团的员工可以好好享受下久违的春节了。在过去几年,这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房企,每年都会给员工充足的春节假期,还会发放数额不等的旅游津贴或消费券,被网友称为“别人家的公司”。

  比如,2022年,滨江集团的春节假期长达16天,同时,作为滨江集团成立30周年的特别活动安排,所有员工享受7天“公司发展贡献特别带薪假期”,并根据员工职级和入职年限设定3万-5万元不等的消费券福利;2021年春节,滨江集团的春节假期达到20天,发放1万-4万元不等的消费券;2020年春节,该公司春节假期为19天,职级津贴在2万-5万元不等。

  滨江集团上述人士表示,从销售上来说,春节是传统的房地产淡季,而在工程建设上,工人基本都要元宵节以后才回来工作,因此,公司的春节假期历来较长,“可能老板觉得大家工作一年比较辛苦了,让多休息休息。”

  2022年砸400亿拿地 盈利能力下滑

  滨江集团之所以每年都会给员工如此长的春节假期,还会发放数万元不等的津贴,底气就在于公司业绩在近几年持续爆发,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长跑黑马”。

  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数据基本呈现下滑走势,房企的销售业绩持续承压。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滨江集团2022年实现销售额1539.3亿元,排在中国房企第13位,完成了全年1500亿-1600亿的销售目标。这一销售规模虽然较2021年1691亿元的销售额有所下降,但降幅相对较小。

  作为浙江本土企业,滨江集团一直重仓于该省,尤其是杭州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滨江集团在浙江省实现销售额1458.9亿元,超过了另一家浙江房企绿城中国的1260亿元,排在行业第一位。

  土储关系房企的未来,在2022年房企拿地整体偏谨慎的情况下,滨江集团成为了民营房企中的积极派。前述研究院称,按照权益拿地金额口径统计,2022年滨江集团拿地金额达403亿元,排在中国房企第7位,排名民企第1位,同期,龙湖、万科的权益拿地金额分别为256亿元、241亿元;按照权益新增货值口径统计,2022年滨江集团新增货值608亿元,排在中国房企的第12位。

  据滨江集团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8.68亿元,同比减少18.6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0.23亿元,同比增长53.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5亿元,同比增长504.01%。据兴业证券测算,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7.62%,净负债率为60.78%,现金短债比为1.50倍,三道红线达标。

  但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据光大证券近期研报,从利润率角度,受行业前期拿地成本高企影响,滨江集团房产销售业务的毛利率2020年持续下行,2021年为24.02%,2022年继续探底。受房产销售毛利率下滑的直接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18年的35.7%下滑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16.6%,各项盈利指标自2019年以来皆持续下行。不过,预计2022年低成本获取的项目将支撑未来2-3年利润率的修复。

  你收到哪些春节福利?

  距离2023年春节假期仅剩10天,大家今年的春节福利如何呢?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在往年市场整体向好的情况下,会有不少企业给员工放超长假期。有媒体统计,即便是在2022年,金地、邦泰、祥生、绿城、新城、中梁、美的置业、佳兆业、保利发展、大华、龙湖、奥园、中南的春节假期均在10天及以上。

  10日,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房企员工对中新经纬表示,他们公司2023年的春节假期从1月16日到28日,共13天,与往年基本一样,其他福利没有多少。另一家总部位于西南的房企员工称,公司的春节假期安排还没出来,往年大多都是法定假期,估计今年也这样。据媒体近期报道,还有一些房企今年的春节假期在10天以上。

  在网上,已经有网友放出公司的春节假期安排和年终福利。一位网友发布的文件称,公司的春节假期是1月18日至2月7日,共计21天。另一位网友表示,公司的假期达17天,称“史上最长假期,但我‘阳’的不是时候。”还有网友晒出公司年会抽奖福利,其中,特等奖居然是“单独与董事长合影”。这种特殊奖励,让网友哭笑不得,一位网友留言称,“还不如给200块钱”,也有“懂职场”的网友建议称,“合影后做一个易拉宝,放在工位边上”。

  你的春节假期有多长?收到了哪些春节福利?来评论区留言说说吧。

三分快三娱乐

《5·12汶川——疼痛的笔锋》代后记******

  王晓晖

  1.

  大地震过去3个月了。

  从灾难中走出的中国人,拍打了地震废墟落在心上的灰尘,揉过红肿尚未消尽的双眼,惊艳在鸟巢烟火喷薄绚烂的繁华之夜。

  那一刻,鸟巢在跳舞,从大地舞向天空;那一刻,北京在跳舞,从过去舞向未来;那一刻,北京奥运凝聚着全民的期待,挑高了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生活可以这样的美好——只是有些人已经不能再看到。

  那些在山川土地的碰撞中瞬间消失的人,那些我们还未曾谋面命运已突然改变的陌生人,留给我们身体和心灵的疼痛,依旧清晰和真切。“向大地震索要更多的财富”——这句在大地震的报道中重复过无数次的话,今天,依旧在我们的心底大声响起。

  “向大地震索要更多的财富”——从国家的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社会结构的合理构建与和谐营造、新闻行业的自身突破和社会责任……到一个媒体的壮大和长高、一次报道的深入与实现、一个记者的锻造和打磨……都必须向有国人太多付出和牺牲的大地震索要到更多的回报。

  这便是大地震3个月后,中国新闻社还执意要出版这本报道经验集的原因,尽管我们并不想再回望淋漓的鲜血,尽管又有奥运报道撕扯着我们的敬业与精力。因为投入过,伤痛过,然后我们要长出骨头。因为深思着,惕厉着,或许才会走得更远。

  2.

  “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我遇到的第一个人将是美联社记者”——美联社在出版自己记者的报道集时,把穆罕默德•甘地的话这样骄傲地写在它的扉页上。

  “最多的时候,中新社五十六位将士在四川灾区,这个数字,超过任何一次突发事件和重大报道”;“最多的时候,中新社一天发稿数达到四百多篇,这个数字,刷新了中新社五十六年的历史”——我们也很骄傲,在汶川的旷世灾难发生时,中新社以前所未有韧性和力量站立在大地震的现场,展示了她前所未有的方向感和爆发力。

  3个月后,这种充满方向感的爆发力令人生发出守土有责的骄傲。但3个月前,在信息尚不周详,指令尚不明确,硝烟未散、惊魂未定的张惶与混乱中,能够明晰地判定方向、界定线路、布局兵力,也并非一件简单明了的事情。

  我们可以相信并作为判断依据的是:2008年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的中国,经历了国际化的洗礼、全球化的磨砺;2008年的中国,已经是成年的中国,经历了少年的轻狂、青年的迷惘、30年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30年的摸索、疼痛和积淀,使中国多了平实、理性和成熟。

  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重要细节还有:中国已经有了《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中国三级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逐渐规范化和专业化。

  中国的进步赋予包括中新社在内的中国媒体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的力量,这力量正化作悲情迷茫时刻无声却坚定的方向感,它使我们在回首汶川大地震报道工作时可以庆幸,我们因此没有彷徨缺位,没有南辕北辙。

  3.

  当小孙第一次穿越八百里死亡线,当老贾料理好他的相机他的武器第二次飞赴灾区,当老社长肖老师经过千百次的追问、拼抢、核实,终于拿到发现失事飞机残骸的独家第一手消息时……我们就在悲情与感动中体验到,中新社采访实现能力在跳跃性地增长。

  采访实现能力——这个总在寻常日子里掣肘我们的经年累月的老难题,在汶川大地震之后不平常的日日夜夜,得到了艰苦卓绝的突破、再突破。所谓“中新风格”,不能来自网上信息和一纸文稿的剪切与粘贴,不能远离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只关“风月”。正如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中新风格”也必须用采访实现能力一次再一次地予以证实,“短、快、活”必须用“现场和立场”的速度、力度和深度去支撑,“中新风格”可不是可有可无、花里胡哨、飘在空中的形容词。

  所以,让采访实现能力在寻常日子里保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自然地成为中新社“后震报道时期”的新问题:在没有大地震的外在震撼力、在失去悲情迸发出的巨大内趋力、在没有官方与民间、各个阶层与团体共识并形成合力的情况下,我们的记者能否还有克服种种令人沮丧的摩擦力、进行第一百零一次追问的执着和勇气?

  当然,体制要完善,管理需提升,社会应更宽容,新闻的责任和空间将更大。我们,则应该在期待环境变更的同时,强身健体,练就点功夫。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总比抱怨离目标更近。

  4.

  当永志的背在思索中变得更深邃,当小夏的眼睛熬得更红更英俊,当丹鹰的嗓子由喑哑变得更斯文,当大地震后方报道组的激情飞扬在一个月后变成才思枯竭的执着守望……我们深知:现代战争没有后方,前方多么需要一个强大的、战时状态的后方。

  在弄清楚虽然身在后方但没有任何理由推诿、懈怠甚至游移时,我们历时一个月的清晨策划就开始了。思路大致有三:第一,依循前方救援和重建工作的角度,依循大地震中的爱与勇气的角度,进行特别策划;第二,依循科学解释、科学救助、科学重建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回答,解疑释惑;第三,依循对历史重大事件的思索,官方对大地震前所未有、举世公认的处理,从向大灾难索要大财富的角度,进行综述和评论。三者归一的方向,就是前方:前方在想什么?前方最需要什么?读者最关心前方的什么?

  想要作一个前后契合与呼应的后方、作一个不辜负前方的后方是不容易的。尤其在前方物质的路和信息的路相继断掉的情况下,后方在数量上的补足、在质量上的补充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的收获是,通过一个月清晨策划、之后采访和写作、下午到黄昏出稿这样一个近乎残酷的工作流程,中新社一批年轻的记者极大地展示出他们善良和敬业的本能、才华的挥洒和流动、深度的探索和超出想象的耐力和韧性,它们随着大地震报道喷涌而出,成为中新社极为珍视的又一笔财富。

  我们的遗憾是,因为思想深度和宏观关照不够,因为前后方力量整合不够,因为后方资源盘整和调动不够等原因,我们的报道还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力度和深度。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企及的时候,独家的观点和独家的视角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负有向世界说明中国使命的中新社,必须在追求速度与亲和力的同时,提供力度、深度和更多的向度。

  5.

  幸好大地震结束了,它也是一个开始;幸好中新社还年轻,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幸好时代在快板和慢板的交错中进步,环境在变,蓝天会越来越多。

  我们在期待中乐观,在乐观中努力。

  我们会在新的起点,再次出发。

  (历史资料)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三分快三地图